父子春节在家对饮:明年这时 我能见着我孙子吗
2017年的新年,我们出发,回到故乡。日复一日的忙碌停住脚步,时光与回忆短暂接续。
让我们记挂的是,在城镇、在农村,在故土乡情的牵绊中,那一张张热情洋溢又或饱经风霜的面孔,时刻诉说着小人物与大时代的故事。他们有着怎样的性格、信仰?经历着怎样的生活、命运?他们的人生,又是如何与波澜壮阔的时代发生勾连?对于2017,对于未来,他们有着怎样的心愿和期许?
作家奈保尔曾说,每个故事,每个人,都如盐粒般微小而珍贵。他们就是时代的“盐粒”,书写他们,就是书写时代的味道。
从今天起,剥洋葱将推出“记者还乡系列报道”,来记录他们与这个时代的故事。
乡念,我们在家乡,相见,怀念。
王文安一家,摄于1996年。 ?玻璃壶里的黄酒翻滚、蒸腾,凝成气泡,浮升、涨破,像屋外此起彼伏的烟花。
“咕噜、咕噜”声里,王文安深吸一口,眉毛舒展开来,他扭头问,“北京没得这样好黄酒喝吧?这个玩意头(扬州话,与“玩意儿”同义)还是江南人会弄。”
这是腊月二十九的晚上,距离儿子到家刚过去4个小时。他用家藏的黄酒接风。按照地方的说法,“远行之亲强如客”。在王文安心中,一年回家一趟的儿子,算得上“稀客”。
一年前,儿子辞职北上。不在身边时,王文安深知“男儿立志出乡关”;而短暂的相聚,又让他想起“父母在不远游”。
眼下,“酒热得了”,与儿对饮。
对饮
混杂着稻谷味儿的酒香自玻璃壶倾泻而出,在小屋内四溢。
王文安想起小时候,家里人多粮少,喝一口用粮食酿的黄酒,算是过了个“奢侈”年。
现在,他可以自在地喝上一口家酿黄酒。他抬手,将斟满的酒杯递给儿子,“你多喝一点,离了家乡就没有这个味道了。”说着掐起另一只酒杯:“我也陪你喝一点,我在外面尽量不喝酒的。”
人到中年,应酬渐多,王文安从少年时的好酒、馋酒,到如今躲酒、怕酒,若非避不开,轻易不举杯。
父子对饮,那感觉全然不同。儿子大学时代起,每次回家,他都很有雅兴,“小伙,陪你老子弄两杯。”
“小伙”这样的称呼方式,显得有些没大没小。但王家父子之间,一贯如此。直接、平等。
两杯酒下肚,面色朗润起来,“小伙”和“老头子”的称谓也渐渐多了,两人嘴里大多是国际形势、国内热点,谈到兴起,满饮此杯。
父子对饮的历史,要追溯到十年前。
儿子离家上学那年,他用酒送行。桌上,他讲起少年时的自己。
王文安(右)毕业前。 15岁那年,面临人生第一次抉择。王文安生在教师家庭,15岁参加中考,拿回了乡第一名的成绩。那是1984年,考分下来,老师也来家了:县中和师范,读哪个?
读县中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所费不菲,读师范不花钱,有补贴,毕业还能“吃皇粮”。他有一弟一妹,没得选。
王文安成了师范生。学校离家三十里路,放假时走着来回。在那里,他第一次喝到“看起来像尿”的啤酒,第一次见到了长成的黄瓜。
小时候“没得吃”,肚子一饿,就跟同村的小孩去地里摘黄瓜。黄瓜还没长成,只比拇指大点有限,他吃了十几年,以至于一直以为“黄瓜从来就是那么大”。
讲着少年轶事,“老头子”突然话锋一转,“你现在,有得选,多好。”
儿子知道这“有得选”里面的意味。
诗人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酒助诗性,王文安端着酒壶,说一句,斟一点。
他爱诗,也写诗。家里一本相册扉页上,至今还留着他送给时年3岁的儿子的诗:深情地凝视着/你渐渐长大的身影/心头多少个祝愿/伴你上人生道路而行/永远爱不够的/是爸爸妈妈的眼睛。
还有歌。书房里有几个硬壳笔记本,每一页都用钢笔写着歌词和曲谱。字很小,工整、秀气。
上学那些年,他读了很多书。书里为他展现了更广阔的世界,他迷恋,沉醉,想出门去闯一闯,但是一算,越轨的成本太高。
那个时代,很多人的未来都被框在固定的轨道里,“稳定”永远是工作的第一位。做自己想做的,无异于“越轨”。
王文安也成了教师,用一笔秀气的字写教案。他想继续读书,偷偷买来复习资料,被校领导发现了。他算是教学人才,校领导不允许他报名考试,不给他签字。
这个戴着茶色眼镜、从来轻声细语的年轻人,破天荒地在校长室大闹了一场。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到南京考试,然后继续读书,答辩,王文安工作、结婚、生子。他升了职,做了领导。每次觥筹交错之间,他会想起小时候,点着煤油灯读书的自己。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他也说不上来。
有时候他会打电话给当时还在读书的儿子,告诫他“多读名著,你跟我当年比差远了。”
或许行走的轨迹和当年的梦想还是有差距。他怀念“金子般的八十年代”,那时,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诗人。
而多年后的一个冬日,应酬完回家,他有些酒气,眯着眼睛把儿子拉过来:今天桌上,有个人说自己的职业是诗人。这年头说自己是诗人,不是骂人吗?
如今,他早已不再写诗,各种总结、报告占据了他太多的时间,他觉得自己失去了“愤怒”,那种激情似乎找不到了。
而“小伙”却能寻找到父亲年轻时的痕迹,一天晚上父亲酒后回家,片刻,书房内传出抑扬顿挫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