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称呼从何而来? 为何“毛主席”改为“毛泽东同志”
“同志”称呼从何而来?它又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书稿中出现的 “毛主席”字样,通通圈去,改为“毛泽东同志”
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并赋予其新的涵义。
1923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内部以及与外国共产党及工人组织之间,互称“同志”的也多了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同志”这个称呼就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亲切尊敬的互相称呼。
毛泽东曾表示他最喜欢别人称他为“毛泽东同志”。1951年,毛泽东在审阅李达撰写的《实践论解说》一书时,将书稿中出现的“毛主席”字样,通通圈去,改为“毛泽东同志”。1958年11月,在与刘建勋、韦国清的通信稿中,他将标题的“主席”改为“毛泽东同志”。1959年8月3日,毛泽东致信刘少奇、周恩来、彭真、杨尚昆等人,建议党内一律用“同志”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里再次指出“党内一律互称‘同志’”
1965年12月14日,中央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至此,“同志”这一称呼已不单单只是一个称呼,而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克服和抵制旧社会腐朽习气和官僚主义作风的一种方式。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再次指出:“全会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
周恩来最喜欢的称谓也是“同志”。一天,周恩来刚刚走出办公室,身边的工作人员走上前来说:“总理,有几件事想向您汇报一下。”周恩来马上打断他的话,很郑重地说:“不要叫总理,我们党内还是称‘同志’好。”
20世纪6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在广州开会,有位曾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工作过的普通工作人员专程赶来看望他,并亲切地称他 “恩来同志”。周恩来特别高兴,对大家说:“这位同志保持了当年的好传统,很好!在革命队伍里,大家永远要以‘同志’相称。”
“头一次看到 ‘小平同志’这样的称呼,我很喜欢,酌量处理”
1984年,“同志”又有一次不同寻常的亮相。当时的《武汉晚报》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小平同志:我这样的称呼,似乎不太礼貌,若有不妥之处,请给予责备。”这是1984年4月武汉一职工向邓小平写的申冤信。邓小平在信上圈阅道,“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称呼,我很喜欢,酌量处理!”
从时间上来看,武汉职工在信中直称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主席和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邓小平为“小平同志”,比当年国庆阅兵式上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还要早几个月。因为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称呼”,有久违了的味道,邓小平对其表示肯定和赞许,并在信上做出圈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