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捡到的一枚石斧 或将揭开三星堆创造者之谜
三星堆创造者之谜
石斧发现地:九顶山海拔3000多米的筲箕塘,经专家鉴定,石斧来自新石器时代
佐证观点: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曾提出“古蜀人翻越九顶山来到什邡”
终极意义:通过探寻古蜀人到三星堆的迁徙之路,或将最终破解古蜀王陵的未解之谜
10月17日,“古蜀之源——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来源及路径学术研讨会”在德阳什邡举行,来自四川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州等地的考古专家聚在一起,试图解开三星堆人从何而来的困惑。
一枚石斧,成了研讨会上的“明星”。
它既不是由考古专家发掘,也不是由考古人员发现,而是茂县的一名“放牛娃”余友强在九顶山海拔3000多米的筲箕塘放牦牛的时候捡到的。
正是这枚新石器时代的石斧,让考古专家们兴奋。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所长刘章泽此前提出的“古蜀人翻越九顶山来到什邡”观点因为这枚石斧而得到了佐证。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万娇表示,古蜀人可能就是翻越九顶山从茂县来到什邡,“在九顶山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发现了石斧,肯定不是水冲过去的,也不是偶然出现,应该是当时那里有人活动,我决定明年去探寻一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实物来印证古蜀人的这条迁徙之路。”
一大发现
放牛娃捡到一枚石斧
或佐证古蜀人翻越九顶山进入成都平原
今年33岁的余友强,家就住在茂县营盘山遗址的旁边,平日里和弟弟放牧着200多头牦牛,一边放牧,他们还要巡山,防止盗猎者。
2012年秋天,两兄弟在赶着牦牛走到距离家40多公里、海拔3000多米的九顶山筲箕塘时,一头牦牛踩出了一块石头。
“当时我跟着牛走,不时在路上捡小石子儿赶牛。”余友强说,突然牛脚踩过的地方出现一块像斧头的石头,他便弯腰捡了起来。
他说,他用衣袖擦去石头上面的泥沙,真的就像石斧,“还有打磨的痕迹,特别是手柄的位置,痕迹很明显。”
余友强介绍,因为家就住遗址旁边,也就听说过石斧一类的东西,“我就把它背回家了。”
今年他们遇到了德阳登山协会的王晓弟,在聊天的时候,余友强讲起了捡到石斧的事儿,“很感兴趣。”王晓弟说,当时正好德阳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就让余友强带着石斧过来。
这枚石斧的出现,给德阳考古专家带来了惊喜,经专家鉴定,这枚石斧来自新石器时代。
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见到这枚石斧,更是如获至宝,因为此前他刚提出一个观点,“古蜀人从茂县翻越九顶山直接进入什邡。”
石斧,恰恰对他的观点进行了佐证。
九顶山上遗迹尚存?
考古专家将探访古蜀人迁徙路
余友强还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他们在放牧巡山的时候,还发现九顶山里面有很多古人活动的遗迹,比如古驿道、小溪边的水井。
对于从茂县翻越九顶山到什邡,余友强说,512地震前他走过,用了五天的时间,但地震后路毁了,很多地方没有了路,“但还是可以走到绵竹。”
刘章泽认为,发现石斧的筲箕塘位于九顶山翻山路线的中间,这说明当时人们活动区域已经到了筲箕塘,而且茂县翻越九顶山进入绵竹、什邡的通道一直存在。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邱登成介绍,目前种种证据指向这条古蜀人迁徙路线的存在,“如果能在九顶山上发现几个聚落遗址,哪怕是很小很小的聚落,甚至是洞穴遗址,便更能印证这个古蜀人翻越九顶山进入成都平原的猜想。”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万娇表示,九顶山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应该说那个时候那里就有了人在活动。
她说,她将在明年带着考古的速录和方法去重新寻访古蜀人翻越九顶山到什邡的迁徙路线,“希望寻找更多的实物来佐证这条线路的存在。”
什邡市文管所所长杨剑也曾经实地走访过这条线。杨剑介绍,什邡古文献记载,什邡最早的县城在高景观一带,也就是九顶山的脚下,然后迁下来的。“有人猜想什邡最早在山上,然后逐渐往山下迁,我们也希望寻找更多的证据。”
一大争论
古蜀人进入成都平原的两条路径
翻过龙门山还是顺岷江而下
对于古蜀人进入成都平原的路径选择,也是考古专家争论最多的。一些专家认为新石器晚期文化从川西北高原进入成都平原一是直接翻越九顶山(龙门山脉)进入什邡,二是顺岷江而下从都江堰进入成都平原,或从涪江以及土门河经平武北川进入盆地。
“山路说”得从什邡桂圆桥遗址说起。2009年,什邡发现桂圆桥遗址,这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5100—4600年,早于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赵殿增这样评价桂圆桥遗址,他说:“这是古蜀人进入成都平原的落脚点,也是前进地,更是巴蜀文明的起源地。”
此外,考古发掘的什邡南泉镇略早于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的星星村遗址,略晚于桂圆桥遗址的静安村遗址,以及跨越桂圆桥遗址第一期、三星堆遗址一二三四期至西周春秋、汉代的什邡箭台村遗址,这些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被认为孕育和演变为三星堆文化。
那么,桂圆桥的古蜀人从何而来?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认为是翻越九顶山从茂县而来。刘章泽说,如果这条线路成立,那么传入路线具体为:茂县营盘山——桂圆桥——三星堆一期——三星堆文化。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三星堆考古工作站站长雷雨则认为是从川西北山区经通口河进入成都平原北部,然后再向南到达什邡地区。
“水路说”的专家们主要认为当时交通不便,川西北高原的古蜀先民都是在岷江河谷地带居住生活,因此他们逐水而居、顺水而下的可能最大。顺岷江而下到都江堰进入成都平原并一支进入宝墩,一支进入什邡。“水路说”的另一支认为不是走岷江而来,而是走涪江或土门河而来。而也有部分专家对沿岷江迁徙观点持不同看法,认为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无法支撑。
阿坝州文管所所长陈学志表示,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的遗存,目前考古发掘来看,只到了棋盘沟,漩口、映秀便没有找到任何线索,石棺葬也是如此。
不过,他也表示,是否是岷江河道改道,还未可知。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万娇也表示,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古蜀人从川西北高原通过都江堰进入成都平原的可能性非常小。
一大谜团
古蜀人最后魂归大山
三星堆古蜀王陵或在九顶山?
三星堆考古发掘30年过去了,发现了众多精美的青铜器和玉石器,也在周边发掘出了仁胜村墓地等,但迄今为止,都没有发掘到王陵。而通过这一柄石斧探寻到古蜀人到三星堆的迁徙之路,或将最终破解古蜀王陵的未解之谜。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赵殿增表示,在三星堆古遗址区,考古人员在五六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是一米一个眼,但都没有出土器物,“两个祭祀坑感觉就是所有的存在。”
赵殿增说,估计王陵即便是找到了也没有什么器物了,“除了生活用具之外,所有的物料都拿来制作祭祀礼器了,把最大的财富都献给了神。”
“三星堆人是从山里来的,他们在这个地方祭祀祖先,祭祀天、山。”赵殿增说,考古也逐渐发现,蜀王真实存在,蚕丛在茂县,鱼凫则是在三星堆了,“和传说对得上。”
而刘章泽认为,如果九顶山迁徙路线的真实存在,那么寻找蜀王墓可能重点就要考虑九顶山了。
他说,从三星堆祭祀文化发现,有很多事反映古蜀人祭山的,“九顶山被认为是神山,如果蜀王去世,可能会葬回山里,因为他们从大山而来来,最后又回到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