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百态

导航 导航

男人屋 > 社会百态 > 正文

副局长为挣奶粉钱写小说 年入百万元版税登富豪榜

来源:男人屋2016-09-27

  张兵

  张兵的畅销小说《侯卫东官场笔记》。

  46岁的张兵站在记者面前,正焕发着壮年男人的光彩。

  从2010年到2012年,连续三年,笔名"小桥老树"的他通过每年百万元以上版税荣登作家富豪榜榜单。2010年和2011年,《侯卫东官场笔记》两次入选《广州日报》评选的中国图书势力榜。2012年,《侯卫东官场笔记》荣获浙江省作协、中国《文艺报》等单位联合评选的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铜奖。

  张兵谦虚地告诉广州日报记者,他自己连个“官”都算不上,顶多是一个“小吏”。他更喜欢称自己的小说为“社会小说”,而不是“官场小说”。

  近日,张兵正为自己的新书《巴州往事》而奔波在北京等各大城市。此时,他的身份是一个网络畅销小说作家。而他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则是一名副处级的干部。张兵曾担任重庆市永川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现为当地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谈成名小说

  奋斗是主人公成功之道

  广州日报:你是靠《侯卫东官场笔记》出名的,你自己怎么看这部小说?

  张兵:所谓官场小说是以销售为目的的分类,从本质上来讲,我觉得自己写的只是一部社会小说。只不过因为主人公的身份是一个公务员,所以小说名字才叫做“官场笔记”。实际上小说中涉及的人物形形色色,各种人都有,有农民、有企业家 、有做传销的,各个职业都有。

  广州日报:当时网络上是否有类似的小说?

  张兵:没有。当时网上的“官场小说”,很多是穿越的写法,比如作者穿越回去进入官场,利用他后来的知识改变命运的写法,这是主流。我写的这部小说,是纯粹的纪实题材,没有任何玄幻的痕迹,更专业的说法,就是小说里没有改变主人公命运的“金手指”,奋斗就是他的成功之道。

  广州日报:它被称作是入行公务员必看的小说,甚至是“教科书”,你怎么看?

  张兵:我认为它不只是公务员要看的“教科书”,而是所有年轻人入行的“教科书”。因为所有“商场”、“官场”以及其他行业,它们的文化基因都是一样的,处事的思路和办法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各有各的地域和行业特点。它解决的是年轻人入职碰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有共性的。

  谈小说创作

  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刻

  广州日报:之前有媒体报道,说你最初写网络小说,是为了给孩子挣奶粉钱?

  张兵:是的。大学毕业后,我夫人被分配到了北碚区,我被分配到了永川区,中间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因为两地分居,她就辞职了,来到我这边,但她做生意又亏了,这时恰好又怀上了小孩。我当时在政府机关工作,一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三四百元,有一个吃奶粉的小孩,老婆又在哺乳期,不能出去工作,这点收入怎么办嘛?

  我就想用合法的手段赚钱。当时我看到,一个小说网站宣传,一个网络作家写小说一年能挣一百万元,我就动了写网络小说的心思。这些钱在政府机关是不可想象的。

  广州日报:你当时在什么机关工作?

  张兵:在政法委,之后就到了园林局,此前我也在基层待过。

  广州日报:写网络小说,每个月可以挣多少钱?

  张兵:当时我还在上班,每天不能保证更新小说,所以订阅不是很多,但每个月也能拿到三四千元。这已经比我的工资高多了。我写小说比较晚,年纪比较大,已经35岁了。之前一点都没有从事过文字工作,但接触到了大量的人和事,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这成了我的优势。

  此外,我的写作经历和网络小说发展也是一致的。我是从小说网站发展阶段进入的,当时网上就有订阅,小说可以通过网络收费支撑。此后,小说网站进入资本阶段,大量资本进入后,伴随而生的就是IP热。

  广州日报:你写的第一部小说是什么题材?

  张兵:第一本小说是一本穿越小说,叫《黄沙百战穿金甲》。后来发现,尽管穿越小说并不是我的特长,但它还是被评为那几年比较有代表性的穿越小说之一。

  我写的小说是在一个比较冷的朝代,对唐末宋初的这段历史,大家的认知并不高。

  谈小说“大卖”

  是真实而不是“诡计”

  广州日报:《侯卫东官场笔记》火起来是在什么时候?

  张兵:我写了一年半的《侯卫东官场笔记》后,就发现这部小说已经火起来了。当时是2010年,搜索引擎会发布网络小说搜索榜,“侯卫东”已经排进前十。它实际上是改变主人公命运的一部小说,改变命运是摆在不少年轻人眼前的问题,你要生存,就要改变命运。

  广州日报:你的笔触还是非常细腻的。

  张兵:我的母亲是一名语文老师,我们小时候最烦她说的一句话就是,无论到什么地方去玩,她一定会吩咐说:“好好观察,回来写个日记。”当时我最讨厌这句话了,让我们玩都玩不尽兴。

  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日记写作对后来的小说创作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广州日报:你觉得自己的小说为何能在众多网络小说中脱颖而出?

  张兵:真实。

  因为我有着比较丰富的基层经验,我写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基层的那些事。大家喜欢它也是因为它真实,我没有去评判,只是把它们讲出来罢了,是相对客观地讲述。

  我这本书写的就是时代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所以,我一直不承认这是一本“官场小说”。它写的是一个时代,只不过人物是一个公务员。

  我写的那些东西很多都是“吏”的事,还到不了“官”。很多人读我的小说,一定是感受到了人物的命运,才会喜欢。大家对我的“创业”很支持

  谈文化“母体”

  这是每个作者的局限

  广州日报:你是什么时候上大学的?

  张兵:1992年,所以我所有小说主人公的背景,都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那段时间,刚好是我的青春时代,是我工作开始的时间。每个作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局限,这是无法回避的。

  换句话说,每个作者都有写作的“母体”,“母体”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既是“母体”又是局限。每个作者,都有他最钟情的地域和时间,如果作者能够完全超越地域和时间,那他一定是一个很伟大的作家,这很难得。

  应该说,“巴蜀”就是我的文化“母体”。

  广州日报:你初入公务员队伍,是不是和自己想象的一样?

  张兵:我父亲在监狱工作,我知道公务员这种体系,是不可能让自己发财的。我思考的是,能够用合法正当的手段,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家庭的状况。我就想到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幸运的是,一写就成功了。

  广州日报:如果现在再写“侯卫东”,是否还能够获得过去的成功?

  张兵:这不是时代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又经历了这么多年,我不可能写出和当时一样的作品,有可能写得比当时好,也有可能写得不如当时。如果写的一样,放在这个时代,我觉得作品还是会获得成功。文化的基因,是深入到人们的骨髓的,可能人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广州日报:你写作都是在上班回到家之后才写吗?

  张兵:全部都是。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写作,不打牌、不跳舞、不唱歌、不抽烟、不包二奶,我没有时间。我的业余生活,就是写作生活。

  广州日报:以前单位知道你在创作小说吗?

  张兵:以前不知道。但2010年,我上了作家富豪榜榜单,单位就知道了。

  谈调职文联

  是我主动申请去那儿的

  广州日报:单位知道了你写小说,对你是否有影响?

  张兵:没有太大的影响。现在是个多元的社会,人们的包容性已经很强了,他们对我的“创业”,更多是持赞赏的态度,不会觉得我很古怪。

  广州日报:你从园林局副局长,调到文联是什么原因?

  张兵:我到文联是做党组成员、副主席,也是副处级,算是平调。这是我个人的意愿与组织需要结合的决定。

  其实调动的主要原因,是我自己主动申请的。因为在职能部门,事情太繁杂了,占去了我很多时间,而我个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平庸的副局长,但是,作为一个专写巴渝地区小说的作者,是很优秀的。我觉得应该把我放到价值更大的地方。

标签:为挣奶粉钱写小说副局长写小说年入百万
上一篇
吉林警方回应"3年不还尸体":家属从来没有要过
下一篇
7旬保姆自称系继母 雇主子女不认诉请其搬走
相关推荐
习近平习(大大)文艺座
土耳其南部卡拉曼省一座
再曝碰瓷新招:行车记录
最心酸辞职:工作8年没请
精彩文章
2020秋冬八分裤这样搭配时髦又显
丰满女主持笑到胸颤 孙红雷戴黑
马布里致敬96黄金一代:史上最佳
宋将军走好李白有这首诗吗_宋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