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短裙苗族生活在哪里 贵州苗族为什么要穿短裙
贵州短裙苗族生活在哪里?贵州有“短裙苗族”,这个你一定不知道。不仅你们不知道,对于我这个生活在四川的人,也不知道在临省的贵州居然有这么先进的苗族。能在多年之前就领略到了短裙的精妙之处。
超短裙是谁发明的,您肯定会想到外国人,是她们穿火了才传到中国来的。
我如果说中国人在500年前就穿5-7寸的超短裙您会相信吗?而这超短裙一直穿到现在,您肯定会摇头了…
但这超短裙一族确实是存在的,这些人就是生活在黔东南地区的“短裙苗族”,她们在500年前就开始引领时尚了,只是藏在深山中,不仅无法把形象传递出来,就是这短裙信息也很少有人知道。
代代相传的短裙苗不仅会因裙子“短”耀你的眼,还会因裙装的“锦”让你惊艳。
在贵州省雷山县采访中有一站是新桥苗寨,也就是“天下第一超短裙”的短裙苗族所在地。
刚进寨门迎面走来的姑娘一下子惊艳了我们的镜头,看到的不仅裙子的短,而是这服装也太艳了吧,这不是演出队的戏服,而是她们节日里穿的民族服装。
她们都是普通的农家女,她们只是沿袭着几百年固定的一种服装模式,即是她们的标识,也是她们的符号,更是几百年来她们生活状态的展示。
姑娘们告诉我们,苗族有一百多个分支,按服装颜色可以分为“白苗”、“黑苗”、“花苗”、“汉苗”等。如果按裙子的长短可以分为“长裙苗”、“中裙苗”、“短裙苗”三种,在短群苗中还有一支更短的“超短裙苗”。
新桥苗寨属于短裙苗,裙子是长5-7寸的百褶裙,平时便装穿两条裙子,在节日里盛装时要穿三四条裙子。裙子里面穿窄腿长裤或打绑腿,裙子外面罩有花围腰和花彩带。
苗族人勤劳手巧,在女孩儿还很小的时候母亲就要给她们缝制盛装衣裙,除绣花丝线和衬底用的绸缎外,完全使用自己种的棉花,自己纺成的纱、自己织成的布,在自己用天然染料染布上精心绣制。
这些银饰有银核,银花鬓夹,银耳环,银项圈,银手镯等,据说一套使用纯银打造的完整苗族银饰要十多万元,不过戴在身上也够重的了。
关于“短裙苗”还有很多传说,说古代的这里的苗族不但身穿短裙,而里面还不着内裤,短裙只为遮羞,稍有不慎就会春光外泄…
还说这种穿法就是为了激励男人劳作,在田间农忙时,女人在田里站在前面,男人在后面弯腰劳作,女人的私密春光就会若隐若现了,女人前面走,男人一路紧追,活很快干完了…
哈哈,这场景可以幻想一下,不过我怎么想起马头前挂一束草,据说马跑的也快了…
虽然很多资料这么写,但我还是觉得这是笑谈或为了提升短裙苗的文化内涵,有意为之,真实的历史未必这样。
不仅苗族其实几乎所有民族服饰的产生都有其历史渊源,有时代的背景,也有身处环境的依托和因由。可惜我们的民俗学研究很滞后,而苗族的文化又因为没有文字,只能口口相传,一旦中间出现了断档,其历史的文化佐证也就沿袭不上了。
苗族过去没有文字,但服饰上绣满了他们的历史、图腾以及美好的的向往,他们把历史穿在了身上。
除了衣服她们的围腰布也非常讲究,绣有精巧鲜活的鱼、虫、花、草等图案,成为服装中最文化的一部分。
苗族人对银饰情有独钟,这主要是历史上他们的多次迁徙,居无定所,不得不把财产带在身上,久而久之,这些银饰财产成了她们展示自己财富与审美的直接印象。
在新桥苗寨还有一处非常值得研究和史料价值极高的水中粮仓。这个比较另类的粮仓建在了村寨的最好位置,目前保存了47座仍在使用的古粮仓。
自古以来粮食都是人命,是“财产”中的重中之重。生活中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粮。
由于苗寨房屋和吊脚楼都是木质结构,彼此挨得又非常近,一旦发生火灾,就会火烧连营,全村不保。所以在云贵一带少数民族村寨,都把粮食和居住地分开。
把粮食单独存放,使其远离风险,是人们有过惨痛经验后的没齿教训。
我走过几十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村寨,也看过无数的粮仓,但一般都建在村外的荒地上,个别有大胆的建在溪水边。而像新桥这样把村寨最好的位置用来集中建粮仓,还做成水中粮仓确是第一次看到。
在云贵大山里,人们惜地如金,往往宁可自己住在坡上,也不占用一寸可以耕种的土地,所以当我看到这些整齐划一,奢侈而又霸气的占住最好的位置粮仓时第一个感觉就是这里的人历史上一定有过惨痛的教训。由于痛,所以要坚决改变,使其粮食的保存一劳永逸,不再为人所忧。
水上粮仓可以防火、防鼠、防虫蚁危害,由于集中存放还可以防盗。粮仓下的水塘还可以养鱼、养鸭鹅,还可以洗菜、洗鱼,一举多得。
水中粮仓虽然牺牲了一块好田地,但换来了全村的一劳永逸和田间劳作时的安心,夜晚睡觉时的宁静。
粮食的保证就是日子的保证,有了好日子就要好好享受生活,于是浪漫与新潮应运而生,是否是短裙苗诞生的前奏和基础呢?
我有点想多了,或许短裙苗与水中粮仓八竿子打不着,没有任何连带关系。但一个不缺粮的民族就是智慧的民族,也是有更高生活标准的民族,为短裙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