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是谁?李河君拉下马云 成为中国新首富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长身家超2000亿元
如果问你,李河君是谁?也许你没兴趣知道。
但如果有人说,李河君踢走了马云,成为中国新首富,你是不是立马眼前一亮,想知道一连串的答案:“李河君是谁?他到底有多少钱?这些钱是怎么来的……”
截至1月27日收盘,汉能薄膜暴涨10.36%,收报3.73港币,总市值达1552.93亿港币,截至昨日收盘其股价3.60港币,总市值仍达1498.81亿港币。
这其中,作为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的李河君占股90%以上。再加上汉能水电资产和其他地产及能源资产,李河君的身家起码抬高至2000亿元左右。
这个数字足以使其一举超越马云,登上中国首富宝座。
马云在首富的位置上待了没几天,没想到打败他的不是“虎视眈眈”的王健林,而是略显陌生的李河君。
对于“首富”席位,李河君并不陌生。去年,李河君以870亿元的身家首次登顶“2014《新财富》500富人榜”,被称为近年富人榜上最大的一匹“黑马”。
起底李河君
第一桶金
校园里卖胶卷赚了12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李河君还在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读大二,领着30多个同学,在学校食堂门口卖了3天胶卷,然后大家一顿饭吃光了挣来的12元钱。
多年后,李河君把那12元钱称为自己的“第一桶金”:“我没给别人打过一天工,整天就想着怎么自己干。”
第一次创业
5万不到仨月赔光了
1988年,李河君完成了在北方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本科学业,留在学校读研究生。
不过,他这时根本静不下心来,满脑子想着怎么赚钱。
导师的去世更促使他研究生没毕业就直接下海了:“启动资金是我向系里一位教授借的,5万,当时可是大数目。我说想创业,他就真敢借给我,结果不到3个月全折腾光了。”
为了还老师的钱,李河君决定什么赚钱做什么。在中关村卖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做贸易,做矿泉水……他财富积累关键是投资水电站发家靠水电站
让李河君慢慢真正走专业化的路子,是从1994年底介入金安桥水电站开始的。李河君说,3年多时间完成资本积累之后他就开始做主业了。
李河君所说的主业就是水电站。1994年,在一位搞金融的同学建议下,李河君花1000多万元收购了家乡河源一座装机容量只有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他此举真正目的是把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拥有一个实业。
在这个过程中,李河君发现水电是一个不错的行业。因此,他在之后的几年里继续在广东、青海、浙江、广西等地收购或新建小水电站。
状告发改委获优势水电站
2002年,云南省政府希望引入民间资本开发水电站,李河君看准机会,从云南省政府手中签下了8座水电站中的6座,总装机规模达2300多万千瓦,超过三峡水电站。
但这个庞大的水电计划并不顺利。由于发改委不同意。为此,李河君一度将发改委告上法庭,最终汉能拿到了金沙江上“一库八级”中资源最好的一座水电站,即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金安桥水电站。
此后的8年,李河君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金安桥水电站上,累计投资超过200亿元。2011年3月,金安桥水电站一期24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这也就意味着汉能未来将拥有源源不断的资金。
在汉能的介绍中,金安桥水电站每天的净现金流超过1000万元,“如果按现在很多水电站2万元/千瓦的装机容量来算,金安桥电站价值600亿元。”
声名鹊起靠光伏业
事实上,在一开始,李河君并不看好光伏。2006年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大约是每度电3元钱。在他看来,成本如此之高,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当时预测,成本从3元降到1元,大约需要30年。但之后的现实情况让李河君改变了看法,仅3年时间,光伏度电成本便由3元降到了1元。
最终,李河君决定把精力放在了光伏上。但令人意外的是,李河君并没有进入技术、市场都更加成熟的晶硅技术,而是选择了技术难度更高、资金需求更大的薄膜技术。2009年,被认为是汉能的转型升级之年。此后,李河君但凡在公开场合,必定会大力推广薄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