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追逐高端教育 一个暑假花光一年积蓄
去国外游学比在国内旅游高端,学习马术、高尔夫比打乒乓球、篮球高端?不少家长在“肯砸钱”追逐“高端”的同时,又因为不知道是否有用而感到不踏实——“烧钱”教育就能捧出“高端”的孩子?
家长追逐高端教育8月初,北京白领张洁琼花费5万元让三年级的儿子参加了时长14天的美国名校游学夏令营。张洁琼和丈夫的月收入加起来在2.5万元左右,每月固定还8000元房贷。
负担这笔游学费用对于这个靠“死工资”生活的家庭并不轻松。几天前,她在朋友圈晒出了儿子游学时的照片,并配文“这是儿子经历的最远的旅行,收获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在张洁琼眼中,很多关于教育的认知早已被等级化,并形成了一条“鄙视链”。“比如,大家会觉得小孩学习马术、高尔夫比打乒乓球、篮球高端,去国外游学比在国内旅游高端,念国际学校比普通高中高端。”
正是这种对“高端”教育的追逐,成为很多家长焦虑的来源。不少家长在“肯砸钱”追逐“高端”教育的同时,又感到“不踏实”:钱花到位了,孩子的综合素质就能提升吗?没物质能力跟随,孩子是不是就会落伍?
暑假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但家长们的困惑仍在持续。这些疑问的背后,有培训机构资本的炒作,也有家长面对花式教育理念的不能淡定,本质上,还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对多元化教育模式的期待。
“不甘心自家孩子被别人孩子的优越感‘碾压’”在即将结束的暑假,和张洁琼一样,不少家长的消费重点都是送孩子出国游学。动辄数万元的价格,并没有浇灭家长心中的热情。张洁琼“不甘心自家孩子被别人孩子的优越感‘碾压’”。
据她所知,暑假开始前,儿子所在班级的很多同学都报名参加了出国游学夏令营,她担心跟不上大家的节奏,儿子会因为开学后和同学没有谈资而感到自卑,而老师也有可能“看人下菜碟”,“毕竟谁也不希望孩子在竞争中遭遇不公”。
调研数据显示,年收入20万元以上的家庭,希望孩子游学的意愿最高,即使收入较少的家庭,主观上也非常愿意为孩子游学投资。“孩子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壁垒并不是只要努力就可以逾越的,很多门槛需要用金钱和社会资源才能跨越”,“烧钱教育”背后的家长心理被不少学者解读为“对‘阶层固化’的焦虑”。近日,一篇题为《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刷爆社交网络。文章中,一位月薪3万的广州高管妈妈算了一笔账:女儿暑期去美国游学,10天2万元。
平时在家需要请阿姨照顾,5000元;7月钢琴考级,每周上两节钢琴课,共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语(精品课)、奥数、作文3科培训班6000元,共计3.5万元。对此,她焦虑道:“痛苦的是,虽然钱花了,却因为不知道是否有用而感到不踏实;可是不花,又觉得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中国孩子压力大学业重一项调查显示,较大的学业压力和父母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成为导致中国孩子不幸福的主要因素。在孩子未成年阶段,究竟是学习成绩更重要,还是孩子的幸福感更重要?
到底应该为孩子成长创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随着新学期的开始,这些问题再一次被各界所关注。对此,心理专家刘咏梅认为,在孩子未成年的这一阶段,不应该过分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人格发展、性格培养、情商锻炼等。
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强孩子们的幸福感。“感恩的教育等等,这些最传统的孩子们应该知道的这些教育是要加强的,另外还有一些规则教育,其次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当他有了一个自信的时候,他就能够面对人生中的所有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