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

导航 导航

男人屋 > 近代史 > 正文

下乡知青和“小芳”当初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来源:男人屋2017-04-01

  核心提示:当年毛主席一声令下,多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要“重造乾坤”。实际上是因为某红色十年的开始,高考停止,毕业生们无法进入大学,也没有办法安排工作,积压的人数越来越多后,才被安排到农村去。

  小芳 资料图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

  柏舟想就算是90后,也对李春波这首《小芳》有所耳闻,不过大多数的年轻人估计都不知道这歌讲了什么故事。

  前几天听长辈讲故事,突然讲到知青下乡,多少痴男怨女的故事,多少个活生生的“小芳”,忍不住根据长辈的说法写了这么一篇文章

  当事人口述,如果与你知道的不符,以当事人的为准。

  当年毛主席一声令下,多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要“重造乾坤”。实际上是因为某红色十年的开始,高考停止,毕业生们无法进入大学,也没有办法安排工作,积压的人数越来越多后,才被安排到农村去。

  所以绝大部分的知青,除了家庭成分不好被迫下乡的那些,大部分都是高中、初中知识水平的年轻人。年轻人年少慕艾,就算当时的风气偏传统,但是从城里到农村的转变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还是太过巨大。

  柏舟的长辈说,前面几批的知青的确为农村带来了极大的改变,越到后面,却越不行,惶惶不可终日。当时的环境里农村人对城里人天生有着好感(真的,稍微了解点当时的历史就会知道这种好感已经近乎崇拜),男知青与农村少女的结合,实在再正常不过。

  自由恋爱没什么能够诟病的,但是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最大的原因还是户口。当时的政策是,家庭成分以男方为主,户口却以女方为主。什么意思呢?就是男知青娶了农村的女孩子,就永远回不了城了,孩子的户口也随了母亲,成了农村户口。

  家里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长辈的,可以去问问,吃上一口商品粮,接受教育(上小学当初还是推荐制)是让多少亲戚反目成仇的事情。

  剩下的其实还是一个城乡差距太大的问题,现在城乡的差距缩小了可能还好些,在以前,这真的是要命的……

  而如果是家庭成分不好被迫下乡的知青,女知青还好点,嫁个农村的汉子可以减少政治迫害,最后泯然众人(这种事迹真的不要太多,只不过除了少数生活幸福,大部分女知青的下半辈子都毁了)。

  如果是男知青,更是鸡憎狗嫌的人物,看过《芙蓉镇》的看官可以参考男主秦书文,家庭成分差的男知青,娶了村里的女孩,照样被迫害,女方的家庭也不会同意。

  柏舟只是觉得,结婚,恋爱,真的是两回事,当初的知青之所以厚着脸皮继续唱《小芳》,也是因为心中的怀念和愧疚。

标签:历史揭秘历史趣闻中国近代史
上一篇
邓小平给家里写过一封长信,扔下了两个“炸弹”
下一篇
台男子在大陆制毒被判死刑 网友:天网恢恢
相关推荐
彭德怀调侃哪位开国将军
长征中从未打过败仗的连
邓小平的长征路:从挑夫
吝啬的阎锡山为何舍得投
揭秘慈禧太后临死遗言 震
苏联愿以蒋经国交换被捕
国军老兵谈当年打内战:
历时七昼夜歼敌1.5万余人
精彩文章
揭秘震惊中外娱乐圈的十大丑闻事
白色羽绒服搭配什么颜色围巾
天王郭富城有几个女友?郭富城历
生活中常见的不良习惯 严重可以